导读
"现代质量管理之父"——爱德华兹・戴明,是战后日本工业崛起的"幕后引擎",用一套质量管理哲学,彻底扭转了过去"日本制造"的廉价劣质形象。"戴明十四条"的核心精髓在于他把质量从"技术问题"提升为"系统问题",强调 85% 的质量问题责任在管理系统而非员工,这些观点对当代企业经营仍然很有借鉴意义。
作者 | 方振邦
来源 | 摘编《百年管理》
爱德华兹・戴明是美国著名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质量管理之父"。
1950 年起,戴明由道格拉斯 · 麦克阿瑟将军推荐,通过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协会向日本工商业界讲述其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思想,奠定了日本企业界良好的质量管理基础。日本企业界人士,包括大名鼎鼎的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等都一致认为,是戴明帮助日本人甩掉了劣质产品国家的帽子,改变了日本企业的历史命运。为了纪念戴明的贡献,日本政府把日本质量管理的最高荣誉以戴明的名字命名——"戴明管理奖"。
▲爱德华兹・戴明与戴明管理奖
戴明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包括" 14 个要点",人称戴明十四条。
1. 企业要挖掘与投入各种资源,来使自己有一个坚定不移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而不是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
2. 要建立一个新的质量管理制度,原则上不允许出现交货延迟、交货差错,以及交出有缺陷的产品。
3. 要有从一开始就把质量寓于产品中的办法,而不要依靠后期的检验去保证产品质量。
4. 要以质量为核心来全面考虑成本,即在原材料、标准件和零部件的采购上不要关注其价格高低,而要看其性价比。
5. 要制定可以识别体系和非体系原因的方法,统计数据表明,85% 的质量问题是由于体系的原因,而剩下的 15% 是由于岗位的原因,查明原因后才能采取措施。
6. 要建立全面、有效的岗位培训制度,不仅教授员工如何做,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7. 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者不应只是管员工,更重要的是帮员工。
8. 要在组织内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心理,促使他们积极地对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9. 要鼓励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的精神,使来自不同部门的人理解其他部门的特点,把本部门的工作做好,以方便其他部门的工作。
10. 要想出可以激励、教导员工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的好办法,不能只是喊口号、下指标。
11. 要有一个随时检查工时定额和工作标准有效性的程序,并且要检查它们是真正帮助员工做好工作,还是妨碍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12. 要把重大的责任从数量上转到质量上,使认真、用心的员工能感到他们的技艺和本领受到了尊重。
13. 要实施一个强而有效的教育更新计划,以使员工的知识储备能够跟上原材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和机器设备的变化。
14. 要在领导层内建立参与式结构,推动全体员工都不同程度地参加经营管理的改革。
(引自 方振邦、韩宁著《管理百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END · ——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 企业内训大课:
这套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广东配资炒股,股票炒股配资开户,在线炒股配资服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